Search


情緒寄生--0926直播筆記與得獎名單

🔆自我覺察力的四個方向:...

  • Share this:


情緒寄生--0926直播筆記與得獎名單

🔆自我覺察力的四個方向:
1. 只覺察「我對他做了什麼」,容易陷入「自責」
2. 只覺察「他對我做了什麼」,容易陷入「埋怨」(有網友稱為「指責」)
3. 可以同時看見「我對他做了什麼」以及「他對我做了什麼」,是覺察到彼此間的互動與責任
4. 看見問題互動後,再進一步覺察「我怎麼了?」以及「他怎麼了?」覺察才算完整

(感謝我的簡報老師張忘形為這個概念製作神圖)

.

另外感謝網友蔣寶慧小姐為本次直播做了完整的筆記,一併在文末分享給大家。
為感謝大家在首次直播的熱情參與,下週起,每週三晚間11:00會接續直播,10/5晚間的直播將回應首次直播時,大家提出的許多重要問題。歡迎準備好《情緒寄生》,跟著我們一同閱讀與思考。

.

0926直播得獎名單為 @蔣寶慧 顏維廷 @Tang Nancy
我們將寄送新書及心靈小物,請與我們聯繫寄送地址。❤️

--

直播筆記分享

「人生如果可以分成上半場和下半場,上半場我們在做的不外乎在尋找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可是到了下半場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事情是你去找什麼東西不是你想要的?

也就是說,三四十歲以前可能花很多時間在積極去做很多事情,可是三四十歲之後也許更幸福的是,你可以知道什麼東西是你不要的、你可以拒絕的。

怎麼把你不要的東西拒絕掉,讓你可以去做一個快樂而且自在的人。
生病是對我們人生的一個提醒。

西方稱情緒勒索,但更貼近我們文化的是寄生現象,因為受傷的孩子背後有個壞掉的大人(陳志恆),每個人都是文化、情緒壓迫的受害者。

開啟自我覺察力有四個方向
1.你們之間的互動怎麼了?
2.我怎麼了?你怎麼了?

   自責    
  ───→
我 <互動> 你
│ ←─── │
↓  埋怨   ↓
我怎麼了? 你怎麼了?

(只關注我對你做了什麼會陷入無止盡的自責)
(只關注你對我做了什麼會不停地埋怨)
<兩者皆關注才達成互動>

<電影:厭世媽咪日記>

有很多媽媽為什麼把氣出在小孩的身上,因為他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出阿,那些女人在家庭裡是弱勢,是把所有委屈和辛苦都藏在心裡面的,小孩為什麼不逃,因為他愛他的母親。

『我曾經一直在與父母和解這本書裡面寫過愛無能的心理現象,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的父母會去毒打自己親生親養的孩子?為什麼要用刻薄與否認來對待他們?為什麼不信任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不給他們安全感呢?
答案往往是,因為這些父母也只懂得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因為這樣子的方式讓他們感到熟悉安心,可以最有效的防堵孩子的生命走向偏誤的風險,這些父母愛孩子,卻沒有能力去理解孩子渴望的愛是什麼,因為他們也是從一個曾經不被人家理解的孩子,長成了沒有辦法了解自己的大人,我們為何要期待一個連自己都不懂的人,突然長出理解別人的能力呢?
這個就是我所認識的愛,卻無能,我做輔導工作已經超過15年了,看過無數瘋狂努力,卻依然是愛無能的成年人,他們的童年被父母用我覺得這樣是愛的方式養大,長大以後是會去教導孩子來否定他們愛的方式,所以這些父母成了最慌張無助的一代,當我們都忙著要去告訴他們那樣的愛是不對,忙著指導他們該怎麼樣去愛人的時候,卻不知道愛的能力並不是用教導就能夠學會的,愛是透過體驗才能獲得的。
所以我常常覺得我們社會對待愛無能的成年族群太過殘忍了,好像沒有人告訴我們的孩子,要先去理解你父母的無能為力,如果你願意相信,有的時候無能為力也是一種愛,你就會明白,其實我們大多數的人,還是在愛的環境當中長大的。』
<以上出自 情緒寄生/79頁/代與代之間的複製(複製效應)>

只是這種愛可能不是我們想要的愛,可是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我們不要用我們父母愛人的方式,來愛我們所愛的人,我們改一個方式,超越當年被愛的方式來愛別人。

刺蝟效應。怎麼看待應付父母期望的過程,我們都已經長大了,我們可以學著去超越這些東西,來給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如果你的父母就不曾體驗過愛,你怎麼教他他都不會知道你所說的愛是什麼的,除非你也回過頭來去愛他,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我的父母沒有愛人的能力,可是當我可以愛他的時候,他突然也可以愛我了。
只要有一個人先開始了有愛的互動,另外一個人就有能力也給對方有愛的互動。

汙點效應。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喜歡自己的地方,怎麼去克服這些汙點。

如果你看了情緒寄生很有感覺,可不可以把這些當成愛人的養分,而不要當成攻擊別人的養分。

不要勉強你所愛的人去理解他還沒有辦法理解的事情,很多東西不是你告訴他這個道理,他就可以懂的,他需要一些時間慢慢去體會,並且對他自己的人生,他所受的苦去找到意義,他才能夠把它擺著,去把它放下。

我很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關注到自己的內心,去關注我自己所受到的這些苦,可是當你旁邊的這些人他還沒有辦法去理解他的這些苦的時候,你愛他的時候你就是陪伴他就好。」

#情緒寄生
.

《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堂情感教育》

博客來讀書日 親筆簽名獨家封面版
https://goo.gl/tk9PMK

誠品親筆簽名版
https://goo.gl/mFU8JU

金石堂親筆簽名版
https://goo.gl/LC8XYo

全台誠品.金石堂實體書局皆有首刷親筆簽名版

海外親簽版請洽 大眾書局


Tags:

About author
皓宜作品: 《為何上班這麼累 ? 其實是你心累: 心理學家的職場觀察》,2016,商周。 《如果,愛能不寂寞。》,2016,三彩。 《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 2015,如何。 《人生不能沒有伴,找回各種關係裡的安心感》 2015,圓神。 《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2013,新手父母。 《在愛情的四季裡,妳依然可以做自己》 2013,人本自然。 《聽孩子說,我們忘了的事》,2013,聲活工坊出版。
轉行唸傳播的心理學家,苦修電影劇本創作中。心理學教我的事:「保持覺察,當個內心清醒的人。」週末不定時舉辦新書贈獎時間,推廣好書不收費,歡迎出版社加入贊助網友讀好書的行列☘️
View all posts